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德江历史

德江历史

关键词:贵州德江,人文德江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德江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dejiang.ccoo.cn
  • 感谢 gzd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420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 德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,是贵州省铜仁市所辖的一个县,总面积2071.9平方千米。总人口49.19万人(2007年末)。G56杭瑞高速公路思遵段、326国道、303省道穿境而过,乌江自南向北纵贯其境,东属武陵山区,西属娄山山系。1985年被省确认为贫困县,2001年被列入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。

      禹贡时属荆梁二州南徼外地鬼方地域,荒裔。《遵义府志》载:思南府,禹贡荆梁二州之裔,皆黔中地。    明·嘉靖《思南府志》载:本府《禹贡》荆州之属。民国《德江县志》载:德江原为水德江司,明改安化。禹贡为荆梁二州南缴外地。又载:县境山川不志禹贡,而审察地势在荆梁二州之南,当为荆梁南缴外地。春秋属楚为西南巴国南境地。民国《德江县志》载:《国策苏秦曰:楚天下之强国也,西有黔中巫郡,东有夏州海阳,南有洞庭苍梧,北有泾塞郇阳,地方五千里,北霸王之资也。淮南子曰:楚地南卷沆湘,北达求页泗,西包巴蜀,东裹郯桂。以此四至推之,县地适在其中。战国时,属黔中枳县地。《嘉靖·思南府志》载:春秋战国属楚,为黔中地。《贵州古代史考》载:楚宣王九年(公元前361年),以前属巴国南境地,以后巴国南境为大夜郎国控制,又属大夜郎国地。《两思研究辑览》载:辛已,周赧王三十五年(公元前280年),秦司马错伐楚,拨黔中。《通鉴》载:秦司马错发陇西兵,因蜀攻楚黔中,拨之。《史记》载:秦昭襄王二十七年(公元前280年),使司马错因蜀攻楚拨之。《华阳国志·涪陵郡》载:涪水本舆楚商於之地接,秦将司马错由之取楚商於地为黔中郡。民国《德江县志》载:涪水在县境名德江,上流为乌江,即汉之延江也。《寰宇记》载:涪陵、巴之南鄙,从枳县入(枳,宋之宾化县),秦将司马错由之取楚黔中地。《两思研究辑览》载:周赧王三十九(公元前276年),楚复取黔中,楚王收东地兵,得十余万,复西取秦所拨江南十五邑为郡,以拒秦。

      秦立郡县制,属黔中郡。《两思研究辑览》载:辛巳,秦始皇帝二十七年(公元前220年),分天下为三十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置黔中郡(德江地属之)。汉先属武陵郡酉阳县地,后属武陵郡永宁县地。《贵州古代史考》载:汉初,西南各国(部族或部族联盟)不服于汉(含巴郡),称为西南夷,与汉隔绝七十余年。《前汉书·地理志》载:乙亥,高帝五年(公元前202年),改黔中郡为武陵郡,属酉阳县地。《乾隆·州县志》(洪稚存)曰:思南、安化、务川为汉酉阳县地。《贵州古代史》载:高帝六年(公元前201年),析巴、蜀二郡地置广汉郡。巴郡领县十一,郡治江州(今四川巴县西),其中涪陵县,新莽时改名巴亭,东汉复称涪陵,县治为今重庆彭水,郡属西南,包有今道真、务川、沿河、德江。武帝时改梁曰益州,益州凡八郡。广汉郡又分割,德江西北地划入巴郡,东南地划入牂柯郡。《史·列传第二百五十五·蛮夷四》载:西南诸夷,汉牂柯郡地。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定西南夷,置牂柯郡。东汉献帝建安六年(公元201年),谢本以涪陵广大,益州牧刘璋分涪陵县地置巴东属国,治涪陵县,南境地新置丹兴、汉葭、永宁(德江地属永宁) 三县,属武陵郡。《后汉·郡国志·涪陵》载:献帝分涪陵地立永宁。《华阳国志·涪陵》载:涪陵为巴之南鄙,有涪水,与楚商於之地接。其境东接巴东,西接牂柯,南接武陵,北接巴郡,其地山险水滩,人多憨勇。三国先属涪陵郡万宁县地,后属武陵郡黔阳县地。《贵州古代史》载: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(辛丑公元221年),改巴东属国,分置涪陵郡。改永宁县曰万宁县(辖今德江、务川、沿河等县),属涪陵郡,水道九百里(原费州地),汉夷杂居,直隶于蜀汉中央政府。《嘉靖·思南府志》载:为蜀南中地。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三国时,蜀先主於五溪置黔安郡,改永宁为万宁。《晋·地记》载:万宁在涪陵南九百里即今费州(德江县潮砥镇官宅村)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思州自汉至吴,并为武陵郡酉阳县地,吴分置黔阳县,梁陈不改。《晋纪》载:庚子,晋武帝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诏益州刺史王濬伐吴,遣参军李毅由涪陵入,取武陵,吴平。《嘉庆志》载:思州、思南,秦为黔中郡,汉为武陵郡酉阳县地。三国时,吴以思州分置黔阳县,思南为黔阳县地,与酉阳又有隶属。
   
       西晋仍属涪陵郡万宁县地,隶梁州。《贵州省志·地理志》载:西晋初年设十九州,后增至二十一州,州之下仍设郡、县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载:晋武帝泰始二年(公元266年),分益州地置梁州,领汉中、梓潼、广汉、新都、涪陵、巴、巴东、巴西八郡。又载:涪陵郡统县五,曰汉复、曰涪陵、曰汉平、曰汉葭、曰万宁(万宁即费州,今德江)。自李雄据蜀,而后涪陵等县未几没於符坚,又没於谯,纵主者无常,则边鄙之雄杰者当亦各据一方,视国家之威力以为归附耳。东晋时属武陵郡地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晋永嘉后(公元307年),涪陵郡地没蛮夷,桓温定蜀,以涪郡理枳城(郡治从彭水移枳县)。《蜀志》载:先主于五溪立黔安郡,领县五。永嘉后(公元307年),地没蛮夷,经二百五十六年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安帝义熙中(公元405年至418年),省万宁县,并入舞阳县,改属武陵郡,隶荆州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载:武陵太守领临沅男相、龙阳候相、汉寿伯相、沅南令、迁陵侯相、辰阳男相、舞阳令、酉阳长、黑甘阳长、沅陵令。南朝刘宋时,属武陵郡地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载:宋孝武帝孝建元年(公元454年),恶荆州强大,甲兵尽聚,分荆州之江夏、竟陵、随、武陵、天门,湘州之巴陵,江州之武昌,豫州之西阳共八郡置郢州,治江夏汝南县。武陵郡改隶郢州,领县不变。北周时,先属奉州地、费州地,后属黔州地。《贵州古代史》载:梁简文帝大宝元年(公元550年),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,领巴郡、涪陵郡、东岩岩渠都。不服梁、陈,政令不能达。《贵州新通志·前事志》载,周武帝保定四年、陈天嘉五年(公元564年),涪陵豪长(蛮帅)田思鹤以地附周,周以涪陵地置奉州,不带郡领县(德江属奉州地)。周武帝建德三年、陈宣帝太建六年(公元574年),改奉州曰黔州,又于故枳城立涪陵镇,北周未派官治。周宣帝宣政元年、陈太建十年(公元578年),信州总管龙门公裕王宇文述、招慰生僚王元殊多质等,以其地遥置费州(德江属费州地),治在涪川(今县境潮砥官宅坝),亦曰涪川郡。《通考·费州》载:古蛮夷之国,山川险阻,为狸獠所居。后废费州,并入黔州。《环宇记》载:戊戌,陈太建十年、周宣政元年(公元578年),周于费水地置费州。信州总管龙门公礼裕王述、招慰生僚归国,遂肇立为费州,因州界费水为名。《舆地广记》载:费州,古蛮夷地,二汉、晋、宋属牂柯郡,山川险阻,为俚僖所居,多不宾附。后周始置为费州。
隋先属黔州涪川县地,后属巴东郡扶阳县地。《贵州省志·地理志》载:隋文帝将地方行政区划统一为州、县两级,隋炀帝改州为郡,仍为两级制。初承北周费州,不带郡领县,后废(并入牂州)。《嘉庆志》载:贵州隋初庸、牂、费三州。《方舆纪要》载:牂柯郡,开皇初(公元581年)置牂州,统县二,牂柯、宾化县(今德江、思南县地))。《隋志》载:炀帝改牂州为牂柯郡,领牂柯、宾化两县。《贵州通志·古迹志》载:废宾化县,即今安化县治,隋置,属牂柯郡。二年(公元582年)田宗显授黔中太守,知黔州事。《方舆纪要》载:开皇五年(公元585年)于废费州地置涪川县(今德江、思南之间地),属黔州。《唐志》载:费州,隋黔安之涪川县地。《环宇记》载:费州涪川郡,今涪川县。春秋时属楚,汉元鼎六年建牂柯群,其地属焉。江山阻远,久不巨附。《隋志》载:开皇十九年(公元599年)置务川县(今沿河)属庸州之巴东郡(德江属之)。《环宇记》、《旧唐志》载:甲子,仁寿四年(公元604年),庸州刺史奏置于扶水之北,置扶阳县(今德江地)。《嘉靖·思南府志》载:在府西北八十五里,隋于扶水之北置县,属庸州。《田氏宗谱》载:隋黔中刺史田宗显征金头和尚,追及小漆地(后坪金竹山下),建牙访贼,至石马(今境内泉口乡马纳村)问住民何所?答以“石马故庸州也”,宗显以土地肥饶(沃),城郭宛然,遂家焉。《方舆纪要》载:炀帝大业二年(公元606年)改州设郡,庸州废,扶阳县拨属巴东郡。《嘉靖·思南府志》载:寻废,以地置务川县,隶庸州。后废庸州,以县属巴东郡。《贵州古代志》载:大业二年(公元606年)废庸州,以原所领三县属巴东郡,巴东郡原领县十二(不在贵州),至此领县十五。《环宇记》载:大业二年(公元606年)废庸州,以务川县属巴东郡。《贵州省志·地理志》载:巴东郡治人复,领十五县,其中务川、扶阳二县辖及今务川、德江、沿河等地。《贵州古代史》载:务川县在今沿河北部,扶阳县在今沿河、德江之间。
       唐初属巴东之扶阳县地、改属务州、思州地,后属费州之扶阳县地。《环宇记》载:武德二年(公元619年)招慰使冉安昌以务川当牂柯、夜郎要路,请置郡以抚之,复以隋巴东的务川县置务州,州治务川县地。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以隋巴东郡地务川、扶阳、涪川合置务州,又招慰生僚置城乐县(今凤岗),属务州。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二月,分天下为十五道,以务州隶属江南道,县有增省。四年(公元630年),改务州曰思州,以界内思邛水为名,逐年县有所减。《旧唐书》、《康志》曰:分思州之涪川、扶阳(在府西八十五里)二县南蛮地置费州。《遵义府志》载:思费二州,今思州、思南二府。唐贞观四年(公元630年)开南蛮夷置夷州,又置费州,改务州为思州。《唐志》载:其年(公元630年),割黔州之万资、相永二县隶属费州;八年(公元634年),省感化县,以多田、城乐二县割入费州。《新旧唐书》载:贞观十一年(公元637年),省思州之伏远县,废费州之相永、万资二县。《通鉴》、《乾隆志》载:癸酉,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公元733年),分天下为十五道,设黔中道,置采访使,治黔州,费州属江南西道黔中道,扶阳县(今德江)省入务川县,属思州。《新唐书》载:壬午,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改州设郡,改刺史为太守。改思州曰宁夷郡、费州改曰涪川郡(今德江县地)。肃宗至德元年(公元756年),复以黔中郡为黔州都督府,复置辖涪川(今德江)郡。《贵州省志·地理志》、《新唐书》载:戊戌,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,复以黔中郡为黔州都督府,同复费州名,治涪川县,领涪川、扶阳、多田、城乐四县。《贵州古代史》载:复置扶阳县治在今德江县西南煎茶溪。《广舆记》载:肃宗时出严郢为费州刺史。《通志》载:费州在府城东北百里,以费水而名,为当时最小的州。领涪川(今思南县地)、扶阳(今德江县地)、多田、城乐四县,玄宗开元间统计总户数为4029户。《南蛮传·牂柯国》载:其北百五十里有别部充州蛮,故费州在安化城北百里。《元和郡县志》(孙星衍校刊本)曰:费州,东到奖州,水陆相兼四百里;正南微西至牂柯充州一百九十里;西南至播州四百里;北到思州水路四百里。         《  黔  州 注》载:今夷、费、思、播及黔府等五州,悉是涪陵故地。《寰宇记》载:黔州理彭水县,费州理涪川县,思州理务川县。《晋·太康地记》载:费州,彼时则为万宁县。《嘉靖·思南府志》载:废费州,后周宣和初置,隋开皇中於州理置涪川县,唐武德间移理蒙笼山。《方镇志》载:丁己,唐代宗大历十二年(公元778年)置黔州经略招讨观察使,领黔、施、夷、辰、费、叙、播、南、溱、珍、锦十二州,治黔州。《乾志》载:昭宗乾宁三年(公元896年)夏四月,黔南观察使王肇以其地降于王建,牂柯诸州不通中国,蛮酋分据其地,自置为刺史。《宋史·列传第二百五十五·蛮夷四》载:唐置费、珍、庄、琰、播、郎、牂、夷、思等州,无城廓,散居村落。土垫(熟),多霖西,稻粟皆再熟,将战征乃屯寨,刻木为契。其法,劫盗者,偿其主三倍;杀人者,出牛马三十头与其家以赎死。病疾无医药,但击铜鼓、铜沙锣以祀神。《旧唐书》载:废费州,以涪川、扶阳二县属思州。
        五代属费州地。《五代史·楚世家》载: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五年(公元940年),牂柯张万睿率思州、费州等七州皆附于楚王马希芜。蛮夷长据其地,先附楚后附蜀。
       宋 初属黔州领内羁縻州地,后属思州务川县地。《贵州省志·地理志》载:宋初全国分为十三道,乾德以后改道为路。太平兴国四年(公元979年)划分全国为二十一路。至道三年(公元997年),调整为十五路。元丰间,又改为二十路,路下设府、州、军、监。《康志》载:思南府,宋初为羁縻州。《职方典》载:徽宗大观元年(公元1107年),土族首领藩部长田佑恭入朝内附(愿为王民),分黔州复建思州,属夔州路,较唐时思州为大,州治今地俟地(之前,德江、沿河、印江、思南、务川等地为土族所据,未达王化)。《康志》载:大观元年,番部长田佑恭内附,始建思州治。政和七年(公元1117年),移思州治于故都濡之地,沿旧治名务川县(德江属务川县)。《宋志》载:政和八年(公元1118年)置思州领务川、邛水、安夷三县。《职方典》载:徽宗宣和四年(公元1122年),思州及领县废,并入彭水县,务川县降为务川城,邛水县、安夷县各降为堡,仍属黔州。《宋地志》载:绍兴元年(公元1131年)复思州三县,思州领县四:务川、安夷、邛水、思邛。绍兴二年(公元1132年)重立思州军,为羁糜州,仍治务川县,领安夷县(今凤岗东南)、邛水县(今镇远)、思邛(今印江)、务川县(德江属之)。《方舆胜览》载:高宗绍兴,复以务川城为思州,以田佑恭为守令,领县四。
      元 属思州水特姜长官司地。《嘉靖图经》及《志》载:至元十二年(公元1275年),思州田氏降,置沿江安抚司,隶思州军民宣抚司,寻自龙泉坪徒宣抚司治于清江郡,改称故思州治为思南,隶湖广行省。《职官志》载:至元十四年(公元1277年),思州土族首领夷长田景贤以地降元,置新军万户府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载:十五年(公元1278年),改为思州军民安抚司,辖地又大于宋之思州地,领镇远一府、十四州、婺(务字所改)川一县、长官司五十二、市镇十二(其中置水特姜、安化上中下蛮、洪安等处长官司,今德江县地属之)。《旧纪》载:十七年(公元1280年)秋七月辛丑,敕思州安抚司还旧治(思州旧治龙泉坪,今德江县龙泉乡龙泉坪,遗址尚存)。《德辉传》载:至元十七年(庚辰,公元1280年)九月丁卯,西南夷罗施鬼国即降又叛,诏云南、湖广、四川全兵三万人讨之,乃改鬼国为顺元路。至元十八年(公元1281年)闰八月,思州升为宣慰司,兼管内安抚司。至元二十一年(公元1284年)闰五月,撤思州宣慰司,以思州与播州属顺元路宣慰司,随复置思州宣慰司。《地志》载:至元二十一年(公元1284年),省宣慰司,以思、播二州隶顺元路宣慰司,后复置。《续通考察语》载:至元二十九年(公元1392年)夏五月丁未,改思州安抚司为军民宣抚司,隶湖广。至正十五年(公元1355年),朱元璋起兵取太平,知思州军民事田仁厚(田佑恭十世孙)遣都司林宪、万户张思泉首先纳款,授思州军民宣慰使。《通鉴》载:二十五年(公元1365年),思南降于明,六月已丑(6月21日),置思南宣慰使司,田仁智为思南宣慰使,隶湖广布政司。《地志》载:至正二十五年六月初二日,朱元璋兵威远播,思南宣慰使田仁智闻风归附,遣其都事杨琛纳元所授宣慰告身,仍置思南宣慰使司。《嘉靖·思南府志》载:至正间,其族属镇远州知州田茂安始分拟其地以献伪夏明玉珍,创设思南道都元帅府,徒今治。宣慰田琛徒治都坪,而思州分为二矣。水特姜长官司隶属思南道都元帅府。《贵州省志·地理志》载:德江县元为安化上中下蛮、洪安等处,先后属思州军民安抚司和新添葛蛮安抚司。 明属思南府水德江长官司地。《明地志》载:洪武四年(公元1371年)六月十三日,思南宣慰司地改隶四川行省,领县三(安化、务川、印江)、长官司(蛮夷、沿河佑溪、朗溪)。《明志》载:五年(公元1372年)八月,水特姜改曰水德江,从思州拨属思南宣慰司,仍置蛮夷长官司十四。《嘉靖·思南府志》水德江长官司载:隋为宾化县地,唐因之,五代、宋皆省入务川县,元置水特江长官司,隶属於思州军民宣抚司,寻改水德江长官司,国朝(明朝)隶思南宣慰使司,永乐十一年改府治,今隶属附廓。六年(公元1373年)十二月十九日,思州分出思南升为思南道宣慰使司,隶湖广。《贵州通志》载:十年(公元1377年),以沿边溪洞军民万户总管安辉内附,分水德江长官司地置蛮夷司长官司,改偏刀水长官司(今凤岗)为土巡检司。民国《德江县志》载:蛮夷司舆土巡检司皆德江所属,巡检署在今县西一百三十里,地名巡检司,西有花水,为沃饶地。二十年(公元1387年)十二月,思南宣慰使司移镇远州,仍隶湖广布政司。二十二年徙治水德江(今思南县城南)。二十三年(公元1390年),重置水德江水长官司,属思南宣慰司。《贵州省志·地理志》载:二十六年(公元1393年),省洪安、化剂二长官司入水德江长官司。《贵阳志》载:永乐十一年(公元1413年)春二月,始置贵州布政司,以蒋廷瓒为布政使。因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与思州宣慰使田琛相怨仇杀,不听调处逮办,废思南宣慰司,分置思南府、铜仁府、乌罗府,隶贵州布政司;废思州宣慰司,分置思州府(今岑巩)、黎平府、石阡府均隶属贵州布政司。思南府领长官四、县一。十二年(公元1414年)三月,以原思南宣慰司所属水德江、思邛江、沿河佑溪三长官司及蛮夷长官司,并婺川县及板场、木悠、岩前、任办四坑水银局隶思南,府治水德江长官司;务川县、印江长官司、沿河佑溪长官司由思州宣慰司改隶思南府。万历三十三年(公元1605年)九月二十一日,从贵州巡抚郭子章、巡按金忠士请,水德江长官司改置为安化县,属思南府附郭。《贵州省志·地理志》载:德江县明洪初置水德江长官司和洪安化剂长官司,属思南宣慰司。二十六年省洪安、化剂长官司。永乐十二年以水德江长官司属思南府。万历三十三年改水德江长官司为安化县,府属附廓。
        清 属贵州布政司思南府安化县地。清光绪六年(公元1880年)八月二十六日,贵州巡抚岑毓英奏移铜仁县于江口、安化县于大堡(今德江县城),八年正式迁移安化县于今德江县城。
民国时期,德江县疆域基本确定。二年(1913年)安化县改隶贵州镇远道。二月二十三日,呈请改制方案经内务部核准,从九月开始施行,三年(公元1914年)一月十二日公布,撤思南府,改安化县曰德江县(因查湖南省有安化县,乃以乌江在县境一段俗称德江而改德江县),属黔东道。十二月二十七日,德江、凤岗、印江、沿河、务川等县按省定方案互拨插花地,各县疆域初步确定。《贵州省志·地理志》载:六年(公元1917年),德江县南二区(宽坪)划拨思南管辖。十二年(公元1923年),废镇远道,德江县直隶省辖。二十年(公元1931年)二月二十八日,德江、思南印江凤岗石阡五县勘查边境插花地段。二十四年(公元1935年)六月,德江划隶第六行政督察区,专员公署驻思南。三十年(公元1941年)九月十六日,德江、思南、印江、凤岗、石阡互拨插花地;十二月二十五日,德江、沿河勘划边界。三十一年(公元1942年)五月二十八日,德江、务川两县勘定边界。三十三年(公元1944年)德江县改隶铜仁督察区。 解放后,公元1955年9月29日,思南七八山、三合场两乡划归德江县管辖。至此,德江县界完全定界至今。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历史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